新闻动态

毛主席见到降八级的李卓然,说:处分别在意,中央要照顾大家意见

发布日期:2025-04-13 09:30    点击次数:78

抗日战争期间,毛主席前往八路军后方政治部进行考察。当他经过宣传科长李卓然的办公室时,毫不犹豫地推门而入。

李卓然一抬头,发现站在面前的竟然是毛主席,顿时愣住了,不知该说什么好。毛主席微笑着走过来,紧紧握住他的手,语重心长地说道:“卓然同志啊,组织上这次处理得确实严厉了些,但你别往心里去,这些都是暂时的。眼下党内有些同志对西路军的事还存有疑虑,中央也得考虑大家的想法。”

李卓然听完,眼眶一下子红了,他没想到主席会特意过来开导自己。他马上向主席表态:不管在哪儿,都是为革命出力,请主席和中央不要担心。

毛主席为何会对李卓然说处分过重呢?原因其实很明显。要知道,李卓然原本是西路军政治部的一把手,如今却调任八路军后方政治部宣传科科长,相当于连降八级,这落差确实太大了。

当初组织上考虑李先念的任职时,最初打算让他当个营长。可别忘了,李先念在西路军可是30军的政委,这么一调,职位直接降了六级。后来,连毛主席都觉得这样安排太不合理,认为对他太不公平了。

李卓然在西路军时级别在李先念之上,如今却只担任后方政治部的科长,职位大幅下调。虽然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,但一位曾经的将级干部遭遇如此大的降级,确实让人感到有些不太合理。

李卓然这人特别识大体,领导一找他谈话,二话没说就立刻到岗了。可能正是因为他这种态度,毛主席才会特意过来看望他,对他格外关照。

众所周知,李卓然曾是毛主席身边的得力助手。在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遵义会议上,他做出了至关重要的决定,投下了改变局势的一票。他与毛主席之间的革命情谊,可以说是深厚无比,远非常人可比。

李卓然很早就投身革命事业,他先去法国边工作边读书,在那里第一次接触到马克思主义。1922年,他加入了在欧洲的中国青年共产党组织,很快成为正式党员。之后,他又前往莫斯科的中山大学继续深造。

1929年,革命形势所需,李卓然从国外返回祖国,投身于早期工农红军的建设。他主要负责将苏联军队的相关规章制度,特别是政治工作方面的条例,进行翻译和引进。在这一过程中,他不仅完成了翻译任务,还对这些内容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和深入探讨。

李卓然在第一次反"围剿"取得胜利后,被调到红军总部任职。报到当天,他就遇见了毛泽东主席。主席听说他曾在法国和苏联留过学,显得特别高兴,两人聊得很投机。主席还特意叮嘱他,要好好研究苏联军队的政治工作方法。

没过多久,李卓然被安排到毛主席身旁做事。他主要任务是帮主席收集各类报刊信息,经过分类汇总后,陪同主席到农村或军营开展实地考察工作。

毛泽东对李卓然的付出感到非常欣慰,两人之间的革命情谊日益深厚。当毛泽东暂时离开军队领导岗位,面临人生低谷之际,李卓然始终不离不弃。他不仅时常带着医疗用品和文件前来探望,还会向毛泽东汇报部队的最新动态,这些举动让毛泽东对他更加信赖。

在遵义会议期间,李卓然以红五军团政委的身份,为确立毛泽东同志的核心领导地位做出了重要贡献。

遵义会议第二天,李卓然终于抵达。得知他到来,毛主席深夜起床,与他进行了长达两个多小时的深入交流,全面掌握后卫部队的具体状况。

隔天的大会上,李卓然率先发言。他详细讲述了红五军团担任后卫时,在激烈战斗中伤亡惨重的情况,并给出了具体的人员损失数字。接着,他语气坚定地表示:"我坚信当前的作战指挥模式存在重大缺陷。我全力支持由毛泽东同志来接管军事指挥事务。"

这时,拥护博古和李德的人指责李卓然,认为他在质疑中央的决策。李卓然镇定自若,立刻回应道:我们党一贯注重实事求是,眼下损失如此惨重,若再不调整策略,难道要让红军全军覆没吗……

在这次重要会议上,大家最终达成共识:恢复毛泽东同志对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权。李卓然在会议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,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。

新中国成立后,毛主席依然惦记着李卓然,把他从东北调到北京,先是任命他为马列学院院长,后来又提拔为中宣部副部长。李卓然一生经历丰富,直到90岁才离世,度过了波澜壮阔的人生历程。



上一篇:2024年证券公司承销539只科技创新债券 合计金额6136.86亿元
下一篇:女性轻创业新风口 私密疗愈小店